我讀『Freakonomics 蘋果橘子經濟學』

家中的游泳池與手槍,何者容易使小孩子受傷?


有著經濟學界“印第安納瓊斯”稱號的年輕經濟學者,李維特﹙Steven D. Levitt﹚有感於經濟學擁有獲得答案的絕佳工具,但嚴重缺乏有趣的問題,加上自身的遭遇,提出多個與生活貼近、民眾關心的問題與謎團;與紐約時報專欄作者,暢銷作家杜伯納﹙Stephen J. Dubner﹚合作,將這些不會出現在正規經濟學教科書中的例子,一一整理解說,有人預言,這些議題將創立一個全新的領域,並影響最近十年經濟學的動向。

我的朋友同儕中,不少有就學適齡子女,對於教養這回事,觀念作法多有不同,有的千方百計將子女送進知名私立幼稚園,還對院所環境,從樓梯高度把手位置,到伙食餐飲,層層把關;有的對小孩採完全放任,隨性發揮,自立自強;本書就美國ECLS﹙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﹚數據追蹤分析,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︰“父母什麼”要比“父母什麼”來的重要!

中國人取名學問,那可是三天三夜說不完,簡而言之,就是由信任的算命師,依其特有的神算﹙?﹚,提出適當的字,由家長自行排列組合﹙家長的神算又從何而來?應該只是個人好惡吧?!﹚,得出小孩大吉大利、平步青雲、﹒﹒﹒名字。根據李維特的研究,美國人取名,與膚色、收入高低、教育程度有關,望子女成龍成鳳,取名習慣,會從上﹙社經地位高階層﹚而下,經由仿效,呈現階層階段潮流。為人父母心,東西皆然!

我查了一下我的英文名字在 1980 年代,是白人女孩最普遍的名字之一,經美國第一夫人 Michelle Obama 的引領,說不定 Michelle 又會重上排行榜,我該高興我的名字又受到歡迎?還是煩惱與我同名的人太多?唔,想太多了﹒﹒﹒

誠如本書在最終一段的揭示,閱讀本書後最有可能產生的結果只有一個:你可能會開始問很多問題。不少問題到頭來沒有任何結果,但有些卻能獲得有趣、甚至讓人吃驚的答案。

2009/05/01

我看<< 防火牆 Firewall >>

這學期修了“金融制度與金融史”,老師的授課方式非常有創意:以電影,小說,漫畫內容為引子,帶入金融相關歷史與制度演進,愛看電影的我,自然很受吸引,少了歷史沉重壓力,非金融相關科系背景的同學,相對接受度高。老師檢驗後評鑑,有些編劇的財經背景深厚,考究周延,不容小覷喔。


過了三分之二學期,驗收時刻到來,每個討論小組也要就金融相關主題做報告。自行分組產生“物以類聚”的結果,我的組員幾乎都是科技背景,只能發揮擅長的科技知識,再想辦法與金融沾上邊,是最好的策略了!瞳孔效應之下,本組有印象的電影場景也多是與科技相關,例如:將計就計﹙Entrapment﹚這部電影,你對於哪一幕印象深刻?是利用千禧年電腦大當機的六秒鐘,竊取帳戶資料,轉入大量資金?還是,Catherine Rata-Jones 勤練身法,突破紅外線障礙,竊得黃金面具?本小組可是異口同聲,對﹒﹒﹒女主角的曼妙身材讚不絕口 ^^b

寫了兩段,還是沒有切入主題,呵呵!

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,像是 bobble﹙Tulip Bobble、South Sea Bobble、Mississippi Bobble﹚、洗錢、內線交易,除了純為人為操控,資訊不夠暢通透明,以訛傳訛,是造成蕭條與破壞金融秩序的主因;電腦時代來臨之後,資訊流通,減少了“盲從”的破壞與失序,於是,高明者,設計遊戲規則繁複的金融商品﹙連動債之類﹚,confuse 消費者,卑劣者,擄人強盜,如電影防火牆內容所示;另一方面,以提供消費者最大便利為導向的資訊使用設計概念,卻增加了資訊安全的疑慮,畢竟,資訊系統也是被設計開發出來的,必然有盲點,有疏失。

防火牆,這部電影,我個人覺得,乏善可陳,不值一書,只不過將其聯繫到 EMBA 的功課,有上述的心得而已。

2009/04/29

 
謎寫,寫謎 - Wordpress Themes is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themed by Mukkamu Templates Novo Blogg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