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所及,這應該是我第四次到北京。北京的景點多如麻、規模又大只能步行,如不想走馬看花,好好看通常一天只能排上一個大景點,所以,天壇就被推擠到第四趟。
天壇位於北京城區南部,建於明永樂十八年,佔地約二百七十公頃,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。下了地鐵天壇東門站,拐個彎就到售票處,記得一定要租用語音導覽,講述歷史典故,不但知道要看的重點,標準的京片子帶著磁性,特別有味道。
一入園,參天的百年古松一望無際,滿眼翠綠,耳際的導覽說著:國際中外領袖如美國羅斯福總統參觀天壇時就曾說:『要在美國重建天壇一樣的建築,並非難事;但這麼大片生氣盎然的古松,是怎麼也無法利用現在科技辦到的啊!』。
建築群在建築形式和佈局上很有特色,它的圍牆南邊是方的,北邊呈半圓形,以應「天圓地方」之說,主要建築物都是圓形的。在同一個軸線上,主要建築物由北至南分別是祇年殿、皇穹宇、圜丘壇 。祇年殿琉璃藍屋頂象徵天空,紅色屋身,鎦金寶頂,相當引人注目,同時也是古代獨特的木結構体系抬梁式構架的典型作品,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。
從祈年往南有皇穹宇和圜丘。皇穹宇是存放「皇天上帝」牌位的地方,正殿為圓形,外面有一道圓形圍牆,就是著名的回音壁。
圜丘為潔白如玉的三層石築圓壇,是舉行祭天大典的地方,壇高一丈六尺,每層四面有九級台階。壇面石板仍嚴絲合縫,平整如鏡,是我國石質建築的傑作。壇上所有的石板、欄杆、欄板以及台階都與九字有關,因「九」字在古代常被用來表示天體的至高至大。
天壇的建築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,又巧妙地運用了力學、聲學和幾何學等科學原理,在古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。
我最愛天壇的部分,其實不是建築物的高明,而是漫步在古松下,光影忽明忽滅,時空似乎也跳躍穿梭,又古又今,一種很奇異的錯覺,世界上有不少古都,大概只有北京給我這種感受,或許,是歷史還不遠的緣故吧?!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